建為歷保中標滄源崖畫1號點搶救性排水項目
發布時間:2020-05-15
滄源崖畫是我國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最古老的崖畫之一,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臨滄市西南角的滄源佤族自治縣。
滄源佤族自治縣位置圖
滄源崖畫概況
滄源崖畫是1965年初首次發現的,經1978年和1982年野外調查訪問,先后發現崖畫地點10處。后來在滄源又陸續發現新的崖畫,截止目前發現滄源崖畫共計15個地點,分別位于滄源佤族自治縣勐省鎮、勐來鄉和糯良鄉境內。
滄源崖畫點分布圖
15處崖畫面積共約540㎡,共有圖形1200多個,畫面內容多為狩獵、舞蹈、戰爭、采集、建筑和村落等。畫面布局多采用圖解、示意的形式處理空間。表現方法以單線為主,輔以平涂法表現大塊的形體,內容反映了一定的宗教觀念,作畫的意圖和功能具有明顯的記事性質。經過對覆蓋崖畫的鐘乳石年代測定和對畫面顏料中孢子粉的組合分析均證明崖畫產生于3000年前,相當于云南地區歷史發展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滄源崖畫是中華文明史的象征之一,是不可多得的民族瑰寶。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獨特的藝術價值。
1986年,滄源崖畫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云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滄源崖畫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滄源崖畫1號點簡介
本次將進行排水修繕的滄源崖畫1號點位于勐來鄉民良村公所東北約3.5千米的崖畫寨后山,山崖呈南北走向,崖面向西,有畫崖面全長30米,最高之畫距離地面約5米,整個畫面從左至右分為6個區,高低不一,有畫面積為75平方米。6個區的畫面連接起來,近30 米的崖畫宏大而構成有序,形象簡潔生動、動作變化萬千、器具種類繁華、頭臂裝飾奇異詭秘,描繪了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大部落日常現實場景,敘錄了部落祭祀或狩獵的精彩瞬間。
滄源崖畫1 號點地形地貌(引自Google Earth)
排水方案
崖畫1號點所處山體原巖裸露,巖溶發育,崖面上已形成數十個溶洞、溶槽。降雨天氣下,山頂的坡面水,溶洞流出的巖溶水,以及裂隙中流出的裂隙水均沿崖壁向下滲流沖刷崖畫,對崖畫的長期保存極為不利,地質病害類型明顯。
根據“搶救第一,保護為主”的原則,綜合考慮滄源崖畫1號點現狀,將對崖畫進行全面系統的保護,主要解決崖畫1 號點的崖壁面掛流、裂隙滲流和溶洞滲水問題。對于這三種病害將采取裂隙清理灌漿工程、崖畫周邊導排水工程等措施,同時結合崖畫1號點6個不同區域的具體水害特點采取輔助保護措施,比如局部裂隙灌漿、表面封堵、刻槽導流等。在施工前和施工期間,也將對崖畫采取臨時性的無接觸防護和保護措施,避免破壞崖畫。
?
?
?
1號點6個區現狀圖
滄源崖畫是人類文明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奇跡,它不僅記載了3000多年前祖先們的生活,也像一本如實存錄山川自然和人文歷史的生動畫卷。畫面描繪的狩獵、舞蹈、戰爭、采集、建筑和村落等內容,為考古學家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史料。
此次我司也將本著對歷史的尊重,在施工中盡可能減少干預,以不改變崖畫現有狀態為原則,不破壞、不損傷、不干擾崖畫的歷史信息,更好的保存現有殘存遺跡及遺存信息。
項目名稱:滄源崖畫1號點搶救性排水項目
起止時間:2020年4月起
委托單位:滄源佤族自治縣文化和旅游局
施工單位:廣東南秀古建筑石雕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類型:施工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